2000年12月30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装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各种证书,“杀”到了上海滩,与我一则到“市场”上去了解一点行情,看看自己到底身价几何?二则是到上海“大码头”去见见世面。
毕竟在师院的几年,在学长们“找工作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中,我心中仅有的“天之骄子”的自豪感已荡然无存;毕竟在那会儿有许多“中都古城”所没有的体会。
那次招聘会设在上海万体馆,是师资专场。消息是在《人才市场报》上偶然得到的。乘了一夜的火车,又转乘地铁,终于在开馆前赶到了,可是馆外已是万头攒动。我赶紧买了一份入场券和招聘信息表,利用排队之机将各单位的情况做了一个大致了解,用笔勾出了与自己比较对口的一些学校,开馆后就一个一个的找,好不容易找到“花名册”上的第一个学校,可被一票否决“专业不对口”;然后又找到第二家,又是一票否决“非全国前44所高校毕业”。几次碰壁,我欲乘车而去,可又不太甘心,几年努力才为自己挣得这份买门票的资格(注:规定本科理工类外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乙以上;文科类外语四级、计算机一级、普通二甲以上方可买票进场),就这样一文不值。
不行!我得介绍我们学校,介绍自己!!横下心来,气也壮了。我走进一家摊位,应聘的是劳技老师。我首先拿出载有网投官网被评为“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新闻的两份报纸(《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然后再拿出这几年得的各种证书,在报上发表的文章。几位校领导对我的材料较感兴趣,于是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但由于我不是前44所学校的,最后校长请示了教育局的领导,不无遗憾的告诉我,没戏!之后看了这个学校简介心里才平衡一点:“全国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升学率80%以上。难怪他不肯为我“松行”。
良好的开端,使我增添了几分自信,于是我又拿出“花名册”按图索骥,终于有一所学校收下了我的一份材料。因为接下来几天他们元旦放假,而我又要回校考试,所以没有来得及安排试讲。晚上列车载着我的这份希望从一个世纪跨入另一个世纪。
元月18日那天,我被安排试讲,内容是高中数学。他们抽了一篇,给我半小时的准备时间,然后给高一的学生上一节课。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给真正的学生上课,拿粉笔的手有些抖,可我已被赶上“架”了……下课铃声终于响了,这节课得了不错的评价,尤其是板书方面。这时我感到后背有些湿。他们告诉我在我之前已有七、八位试讲了,2月9日还有一个学生要试讲,是中国计量学院数学专业的,而且当地户口,专业又对口,我跟他,可能没有竞争力,让我回家等通知。上海人现实得让你吃惊!
2月10日又是一个值得我记住的日子,应聘单位叫我去签协议,电话是校长亲自打到我家的。“OK!为师院干杯,为我干杯!”之后我较顺利地进行了好几项素质测试,拿到了入沪的蓝表,现在就等着上面的审批。工作虽然还没有最后敲定,可我有了不少的收获—坚定了对自己的信心,坚定了对母校的信心,也真正懂得了“路在脚下”的含义。(作者原为院报记者团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