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校与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合作交流,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社区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成长成才平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5年4月11日,人文学院党委与砀山县赵屯镇梅屯社区党总支举行共建合作签约授牌仪式。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东,正处级组织员张严政,中文系主任苏兆龙,团委副书记焦雪松,法学系教师范一博,宿州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静,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和砀山县税务局、砀山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赵屯镇和梅屯社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梅屯社区驻村工作队负责同志出席活动。签约授牌仪式由赵屯镇党委书记陈红梅主持。

李晓东简要介绍了十大网投正规信誉官网及人文学院发展概况,表示学院党委将以此次签约授牌为契机与梅屯社区党总支密切配合,从4个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一是通过组织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等方式,不断拓展党建工作共建合作领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通过文化品牌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深入推进文化教育合作,促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三是共同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结对帮扶、环境保护、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项目,积极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四是在梅屯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围绕社区规划设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帮助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推动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梁静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双方携手共建,既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也为赵屯镇特别是梅屯社区发展注入了人才、技术和智力资源,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校地协同发展的生动体现。关于如何深入推进双方共建合作,梁静提出3点建议和希望:一是以共建促发展,打造校地合作新标杆。聚焦文化发展、基层治理、生态保护、法律援助等需求,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二是以共建聚合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希望学院师生深入基层一线,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理论知识转化为助农兴农的实际成效;梅屯社区要主动对接资源、搭建平台,为学院师生实践调研、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让校地合作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三是以共建强引领,构建网络赋能新格局。市委网信办将在地方文化网络传播、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人才培训等方面做好服务,希望双方注重发挥互联网优势,用好新媒体平台,讲好校地合作故事,传播基层发展强音,共同打造“网络赋能、校地共赢”的示范样板。

梅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董春生,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张雷,砀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叶争奇等同志,也分别在签约授牌仪式上发言,表示全力支持双方开展共建合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高校人才培养作出应有贡献。

签约授牌仪式结束后,李晓东、苏兆龙为“梅屯书屋”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焦雪松、范一博面向梅屯社区居民举办普法知识讲座;在梅屯社区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旋(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届毕业生)等社区干部的陪同下,人文学院党委一行携带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深入梅屯社区,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并与他们亲切沟通交流,表达关心关爱之情。

未来,人文学院党委将把双方共建合作纳入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结合社区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需求,落细落实共建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校地互享资源、互补优势、互助发展、互惠共赢的新路子,努力打造校地携手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培养更多厚植家国情怀、扎根服务基层的优秀人才。(特约通讯员:方明旺 摄影:苏兆龙 审核:张严政 李晓东)